2008年11月12日,星期三(GSM+8 北京时间)
浙江法制报 > 第七版:镜鉴 改变文字大小:   | 打印 | 关闭 
中医中药整体治疗引人关注
如何早早发现胃病恶变
中华中医药学会肿瘤委员会常委、副主任委员,金华艾克医院院长 孙尚见

  胃癌高居发病率第三
  俗话说“十胃九病”,这也许是对胃病现状的最好描述了。近年来,我国胃病发病率不仅居高不下,而且有不断攀升之势。胃癌成为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,每年约有17万人死于胃癌,相当于全部恶性肿瘤死亡人数的1/6,且每年还有大量新的胃癌病人产生出来。令人担忧的是,如今胃癌正逐步逼近35岁以下的年轻人。在全国抗癌周,杭州市疾控中心公布了最新“癌情”,胃癌高居发病率第三。

  寻找早期恶变蛛丝马迹
  胃癌可发生于任何年龄,但以40~60岁多见,男多于女,约为2:1。胃癌可发生于胃的任何部位,但多见于胃窦部,尤其是胃小弯侧。胃癌早期症状常不明显,发现很困难,但仍有蛛丝马迹可寻。胃癌的早期症状包括:
  80%以上的胃癌患者,会出现上腹部疼痛;
  约1/3患者出现胃部闷胀、上腹不适、食欲不振、消化不良、伴有泛酸;
  1/3的患者虽没有明显消化系统症状,但可能出现不明原因的体重减轻、消瘦和疲倦无力;
  部分患者表现为泛酸、烧心、恶心、呕吐、嗳气或黑大便等症状;
  早期胃癌较多见的症状是上腹不适,如轻度胃部疼痛、膨胀沉重感,有时心窝部隐隐作痛,起初常被诊断为胃炎或溃疡病并加以治疗,症状可能暂时缓解。如病变发生在胃窦部,可发生十二指肠功能改变,出现节律性疼痛,类似溃疡病的症状,也易被误诊为十二指肠溃疡而延误治疗。但这些症状都会在一段时间后复发。
  食欲减退、厌食纳差、恶心呕吐、食后胃胀、嗳气、反酸等消化不良症状,也是一组常见而又缺乏特异性的胃癌早期信号。食欲减退可能是胃癌的早期症状,且不伴胃部疼痛的症状,若与胃痛症状同时出现并可以排除肝炎时,尤应引起重视。有些病人因在进食后出现腹胀、嗳气而自动限制日常饮食,致使体重下降而消瘦、乏力。胃癌的早期症状也可出现食后饱胀感并伴有轻度恶心。贲门部肿瘤开始可出现进食不顺,逐步发展为吞咽困难和食物反流。胃窦癌进一步发展可因幽门梗阻而出现呕吐。
  早期胃癌和进展期胃癌均可出现上消化道出血,常为黑便。少部分早期胃癌可表现为轻微的上消化道出血症状,即黑便或持续大便隐血阳性。多见于息肉样和溃疡样早期胃癌。其特点是不易为药物治疗所控制。凡无胃病疾患的中老年人,一旦出现黑便更应警惕胃癌的可能。如粪便呈柏油状,大便隐血试验持续阳性,特别是一般饮食控制或服用胃病药物后也不易止住,是很重要的早期胃癌症状之一。
  不明原因的消瘦、乏力、精神不振也是一组常见而又缺乏特异性的胃癌信号,而且呈进行性日益加重。有些是继发于消化不良症状,病人因在进食后出现腹胀、嗳气而自动限制日常饮食,致使体重下降而消瘦、乏力。另外,恶心、呕吐也可进一步丢失营养,造成营养不良,加重消瘦乏力症状。
  另外,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病理学上绝大多数胃癌是发生在慢性胃炎(尤其是萎缩性胃炎)、幽门螺旋杆菌(HP)感染、残胃炎、胃息肉、胃溃疡等基础上的,因此部分胃癌病人长期有慢性胃病史,有上腹不适、消化不良等症状。

  中医如何治疗胃癌

  中医药治疗癌症的特点是:
  具有较强的整体观。中医由于从整体观念出发,实施辨证论治,标本兼治。病的起因变化都是不同的,所以治病要治根,治根要求因。针对每个人的不同症状,中医单独开一只适合个人的药方,因人而异。中医治疗既考虑了局部的治疗,又采取行之有效的健脾补胃、消积祛瘀、增补气血、解郁、排毒、软坚等方法,对于改善癌症病人的局部症状和全身状况都具有重要的作用。
  可以弥补手术治疗、放射治疗、化学药物治疗的不足。手术固然能切除胃癌,但还有残癌或区域淋巴结转移或血管中癌栓存在等,运用中医中药术后长期治疗,可以有效抑制和减少复发、转移。放、化疗治疗对消化道和造血系统有相当的副作用,运用中医中药治疗既能减轻放、化疗的副作用,又能加强放、化疗的效果。
  不影响劳动力。应用中医中药治疗后,癌症病人在局部状况好转的同时,全身状况也得到改善。
  医学临床发现,每个人的肿瘤都不一样,所处的阶段不一样,有的病人肿瘤发展的速度快,同样一个人也可能在某段时间发展得比较慢。如果在比较慢的时候,可能单独用中医中药也具有一定疗效。但是处在肿瘤发展较快或者在这个阶段发展特别快的时候,中药就很难控制,这时需要做化疗,因为放疗化疗可以把肿瘤在那里压一下,这时候中药用上去,可以起到巩固的作用,第二次化疗的时候再压,进一步巩固,这样的治疗效果会更好些。